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19章 杀伐之争

红泥语音虽低,玉虚却还是听见了,不以为忤地勾了一下唇角。

道:"在下知道,你们未必会从心底承认我这尚未登仙的师父,但是,肯予当众行礼称呼一声,也必是因为有所感知默认了一些事情,否则,大可不必理会于我。

至于又要多说这两句,不过是想着提醒一下诸位,在下将要教给你们的法诀,坦白讲,比起修仙所需的养息之术,更重杀伐之技!

还望'徒儿';们莫要以为不妥,在修习时心生杂念。

"

几人闻言,眼皮不由跳了跳。

玉虚果然是个黑面煞星!

这话是早就料定了他们必会认为不妥,先正师徒之名以便挟制,好让他们不能提出异议,更不能罢学?

什么堵了悠悠之口,掩人耳目?

这是上了贼船了!

红泥心有不忿,暗自磨牙。

莫染下意识便朝那折磨人的人子藤方向张了一眼。

屈轶看了一眼落尘,见他面上并无多少异色,便对玉虚回道:"杀伐之技始终也只是'技';,为的是个辅佐。

本心若在,外物不过都是虚妄,如何看,如何用,自然还是由本心说了算。

"

落尘明白了屈轶的意思,接口道:"若这所谓杀伐之技只在于招式狠厉,我等并无可惧。

毕竟,大道之行,不能尽舍利器;刀剑虽锋,旨在惩奸除恶。

师从道长习这'杀伐之技';,不过是为的提高应敌之能,未必就会令我等生出一颗杀伐之心来。

既不为贸然滥用,又有何惧?

"

落尘接口是为开解自己,也为安抚那两个,屈轶却还藏着维护幼小的心思。

等落尘话音一落,随即却双眼微眯,寒光自眸中瞬息划过,对着玉虚话锋一转:"虽言如此,但是倘若这心法是那引人堕入邪魔的旁门左道,也请道长莫要心存侥幸。

我等虽是修为不足,却也并非没有辨识之能!

"

玉虚闻言失笑道:"放心,狠虽狠了些,确实并非邪术。

"

几人遂无异议。

玉虚便开始了正经教习:"招式于外,有起势,有收势;心法于内,也有始末。

此法虽不同于一般心诀,但也如同修道常理,需要性命双修,讲求炼精化炁,练炁化神,炼神还虚。

三象归元,稳固根本,方才可以渐入佳境,修得化外之行,成全此技。

今日先授此法根本,即为初章'养';字一诀——藏心**,美厥灵根..."

落尘本以为玉虚的杀伐之技只图招式狠戾,没想到他会从根本讲授,自己正缺气脉基础知识,便多了几分认真。

"...性命双修,在于心宫,在于丹田,首先要耳返内听,目视内府,摒弃外物。

然后,便须忘记以往所学,秉赤子之心,持稚子无邪,任由气脉自行走动于上中下丹田,放心宫于虚无。

穷思达、师在心,自破以后当可自立,'养心';若成,日后便可从内廷以心宫为源,重生万物,届时方可使阴气割物,阳气悬杀,七伤七绝..."

双颜湖边,玉虚讲授认真,落尘几个学习用心,初始篇章未花几日便已见成效,师徒彼此具感欣慰。

只是——

道家讲求无为、不争,秉柔持弱。

三位小仙以及屈轶,虽无一人经历过凡间道门的系统修行,但是以往所学所练也多是从善从生,便是那金刀霍霍的斩妖除魔手段,也是足够留情的压制之术。

而这玉虚所传心诀,除了初始打底用的是类同道家修生养息的温和之法,几日一过,便全然变了味。

内息驱使尚还好说,一旦化作外招,几乎立时风云变色,尽藏大凶大险于下,果然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绝命杀伐之技。

四人心里虽是早有预见,然而当真走到这一步才发现,事实是完全超出想象的。

如此,不免又显出些心存顾忌的退缩之态来。

玉虚见状自然怒其不争,刚刚好了没几日的面色顿时又见黑沉,觉得之前那些磨砺心智的功夫全都白做了。

这日练习未有片刻又见迟滞,玉虚不由生恼:"哼!

答应留下来提高修为的是你们,答应拜师习技的是你们,在下可并不曾勉强诸位。

对于此诀,也早已申明侧重何在,你们道是无惧,如今这又算什么?

穷极无聊逗人作乐么?



"

红泥看看玉虚几乎滴墨的脸,咕哝道:"只说是狠厉,这些招式又岂止狠厉?

简直就是嗜血狂魔才会这么干的。

都说修行之人心怀仁善,怎的杀心这么重?

怪道不能登仙!

"

玉虚闻言气极,恼喝道:"那就莫要浪费彼此的精力了!

在下自当从未见过诸位的,你们也请自便吧!

"然后拂袖而去。

四人也觉气恼,叽叽咕咕地回到客院,彼此略一商量,竟是打算收拾家当走人了。

玄绛闻讯赶来相阻,听得始末后叹气道:"你们只知修道之人讲究无为不争,顺其自然,讲究以柔克刚,上善若水,可也需知还有一句,我命在我不在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乃激励之语,可不是叫人心生戾气!

"红泥不服道。

"真人如此严苛甚而有些不近情理,原是因为想着彼此结的乃是善缘,是故不欲看着几位将来于天柱一行中自误。

你们心存疑虑,我也能理解,到底都是因为不曾经历过真正的凶险。

如若不去那通天柱,自然彼此安逸,又何来今日这番口舌计较?

"玄绛继续道。

屈轶道:"仙子不必再劝,若是果然真心为了我们好,不如指条明路让人离开为是。

"

玄绛闻言一怔,随即道:"离开天台山容易,离开下赤城也容易,只是,离开此处又当何往?

"又暗语传音对他道,"我知你有心维护他们几个,但这原本是条有来无回的不归路,除非外头另有神仙来接,不然何谈离去?

"

屈轶一凛,反问道:"仙子何意?

不是说,登仙未成的也有人离开玄圃回去人间云游逍遥去了么?

为何我等不能谈及离去?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