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ldest son of the Ming Dynasty Chapter 108 Liu Jian's Historical Opportunity
Search
Home
Category
Ranking
Completed
Favorite
Font
Large
Medium
Small
Night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Chapter 108 Liu Jian's Historical Opportunity(1/2)
嘉靖皇帝就是这种玩法儿,就是达到我的目的但不粘锅,所有的事情你们去做,干得好,骂名你背,干不好……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干不好说明你没价值,没价值你猜你能活多久?
朱厚照本不想这样玩,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这样子玩皇帝会很舒服,玩弄整个朝堂不在话下,但时间久了次数多了政治氛围会极度劣质,到时候就是满朝的泥鳅。
然而招数是死的人,人是活的,对杨廷和朱厚照自然是千方百计保全,你做什么去干,我给你兜着。至于那些敌人则又不同,
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整得我难受,我就搞得你生不如死。
李东阳一听也马上反应过来,这个烫手山芋接到手里是万难妥处。
借着自己犯错之机,他顺势请罪,“陛下,微臣此次授意言官上疏,已是犯了大忌,更是险些酿成大祸。臣一时湖涂,有负圣恩。恳请陛下将臣革出内阁,以儆效尤!”
朱厚照心说,这些历史留名的,可真是滑。
虽说作为阁臣这样笼络言官为己所用是不轻的罪责,但就像他之前所说,这件事的出发点还是为公,不是为私。舆论又掌握在他们手中,哪怕犯错,名声还是在的,只不过手段劣质了点。
这样退出内阁虽然很狼狈,但也还好。
可如果留在内阁呢?那就是真生不如死。
弘治皇帝在气头上,但他还是下意识的看了眼太子,只见太子轻微摇了摇头,
皇帝有些讶异。
朱厚照知道他不懂,所以也不急着现在解释。
其实主要是两点,
一,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钱桂那些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反击其实也是一种剪除羽翼,这次过后,朝臣都可以看到为太子卖命和为内阁卖命的区别。且,现在全国多处都有分田之事,说不定就会引发一些动荡,他也要考虑朝局的稳定性。内阁还是完整保留为好。
二,李东阳一个戴罪的人留着,他难道自己会很舒服?不会的,不提如何处理钱桂这事儿,接下来全国的官员等着弹劾他的多呢。即使真想要撤他,也可以等他被弹劾上一阵再撤,那时候还显得咱仁至义尽。
反之,现在如果真给他这么辞了,那他倒称心如意了,可以轻松的对刘健和谢迁说:虽然烂摊子是我整出来的,但处理还是要你们处理,我就先走了。
所以说政治不能看心情的好坏,否则就不称职。
“你的罪朕自会罚,但先前太子有句话说的对,大明朝的官员不能张嘴就是辞官,怎么?朕这个皇帝不能有点儿脾气?!”
“臣不敢!”
李东阳只觉得浑身难受,心中一块巨石怎么也移不开,压得他觉得呼吸都有些不畅,但心中的心思还是不停,想给自己找条出路,“那,臣斗胆请问陛下,臣是否需要避嫌?”
这句话,不好答。
回答需要避嫌,就便宜他了。
回答不需要避嫌,则不太合理。
朱厚照暗中拉了一下皇帝,随后抢先反问:“你觉得呢?”
李东阳:???
还玩儿不玩!
这也是嘉靖皇帝的玩法儿,不说清楚意思,让你猜!
有个权术大家让我学,你跟我搞!我他娘的不难受死你!
弘治皇帝则不管那么多,既然太子这么讲了,他也跟着说:“是,你自己看着办吧。”
他开了口,那么就是圣旨,李东阳也没什么搞头了。
跪在他旁边的刘健则问:“陛下,若重处御史言官,只怕会令众多言官噤若寒蝉,实非朝廷之福。可钱桂等人确实持身不正,有违人臣之道。这其中拿捏,万分困难。臣想请旨,陛下让臣等看着办,那究竟是如何办?”
朱厚照心想刘健还是直来直去,但也不傻,这个问题他也确实要问的。
然而这种问题是不会有答桉的。
皇帝应对这个还算有经验,“此事干系重大,你们先拟个意见,到时候朕再做决断!好了,若没有其他问题,就先退去吧。”
逐客令既下,自然是全部退去。
人走之后,
朱厚照将刚刚对话中背后的意思和皇帝做了番讲述,弘治一听果然大为惊讶,“这么说起来,朕得这些臣子,都是看着忠厚老实,其实全是人精!”
忠厚老实?
朱厚照都不想多说,哪个老实人能混到这样的高官?
“也就刘健好些,最后还那样问。”
“父皇真的觉得,刘健是因为老实才那样问?”
弘治皇帝有些愣住。
“除了那些,还有因由?”
朱厚照心说,历史记载的没错,这亲爹真是个好人,喜欢把人往好了想,像他就没救了,永远是揣度别人背后的意思。
因为越是聪明的人,越不会随便讲话。
“父皇,刘健是内阁首揆,他怎样都要问那个问题的。问了,他这个内阁首揆就可以向群臣交差,不是他没和父皇争取,是争取了,但父皇没有给他答桉,也是父皇一定他要这么处置。”
弘治霍然而起,“这么说,朕还是上了当?”
“这倒也不是上当。换谁在那个位置,都要这么问。于父皇也没什么影响。因为父皇是天子,天子命令大臣,天经地义。”
这许多的事说起来复杂,可最终无非四个字:趋利避害。
朱厚照把皇帝拉过来坐下,笑意盈盈的说:“现在,咱们父子就看内阁怎么处置,天下有许多事,不上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称,一千斤也挡不住。像是这样的罪名,轻轻处置了则内阁有失公允,重重处置了,则儿臣的人,往后谁也不敢再动。”
唯一的,就是不知道山东如何,可不要被那帮人搅坏了形势。
李东阳回去后一直沉默不语,谢迁也是,
他们都不太敢说话,
因为脾气本就坏的刘健现在是怒火满胸。
“……刘阁老,谢阁老,此事都是因着我,给二位添了这样的大麻烦。”
现在怎么办?
刘健这么多年于许多事都不发表意见,其实他心中所想也是要把田给分到位,但是多年为官,自然知道这件事不容易。
如果可以,他恨不得把边关的军屯也给丈量清楚,那些腐烂的根最好全都挖出来晒一晒。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辅君安民而已。
如今桩桩件件的事,他瞧的很清楚,
譬如当今太子那是怎样的人?绝对的一心为民。
当初他与吴宽联合想要改掉太子的教育方案,本质上是要好好教育这颗幼苗,将来国家的希望还要在他的身上。
可今天眼见李东阳都闹不到好处,他的心思也一点点发生变化。
便是似太子这样的英断之主,绝对不是当今圣上那般可以强压的。可现在太多的官员包括他自己都有这个习惯,以为弘治十一年还和前十年一样,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另外,他是内阁首揆,做官已经到头了,他现在要为陛下、为百姓、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负责。再说句求名的话,他也要考虑自己的历史地位问题。
或者说,哪一任首辅没有想过呢?
谁也不想自己成为那个‘万岁阁老’吧?
但细想起来,太子倒是比他有勇气,那些杀人的决定太子敢做,此类不称职的言官太子敢抓,所有的风头、所有的焦点以及所有的矛盾都在太子身上,
他这个内阁首揆,哪怕行事激烈点,也是宫里的意思。
除非起兵造反,否则谁又能拿太子有办法?
那么如果他不激烈呢?自然不会有什么大错,可一来太子必然对他印象一般,将来改朝换代,他的首揆至多也就能当到那个时候,甚至太子再成长几年,干脆就说服陛下把他换掉也有可能。二来,他自己心中亦有安邦兴国的理想,自然不耻于浑浑噩噩度日。
刘健忽然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微妙契机,
于理想而言,他可以尽力施展所学,
于个人而言,也可以获得太子的另眼相看,延长政治生命。
国朝百十年来,哪一位首辅可以像他一样?
此外,他也觉得不必和太子走的太近,首先太子是个对事不对人的主,于国有利,他都乐见。其次,近了于他自身反倒不美,他是皇帝的首揆,不是太子的首揆。
嘿,
这世道,当真玄妙。
“……宾之、于乔,咱们把事情理一理。陛下动了火,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总要把事情做的更好看些,才能不负圣恩。我稍稍一想,眼下最为重要的无非两件事,一便是钱桂等御史如何处置。二便是山东等地的分田之事。两件事一样的重要,不可顾此失彼。”
李东阳虽然今日搞得很狼狈,心里难受,但这个年头可不流行被领导批评了就摆烂这种事情,他要是敢躺下,就可能永远躺下。所以该干活儿还是要干活。
“所谓纲举目张,先易后难。”刘健先把山东的一沓奏疏给拿了过来,商议着说:“陛下于分田之事的旨意已经很明确,一定要为穷苦百姓谋一个立身之所,这是圣旨,也是……也是东宫的意思。更是咱们为官之本心所在,这一点不可不察。因而我以为,对那些还未将田分到位的,要急递申斥,催促他们加快进度,对于弄虚作假的要革职查办……这时候也别说是谁的学生、谁的亲戚了,闹到殿下那里,谁能落着好?”
这话去年讲,可能大家都不在意。
今年再讲则不一样。
不论是李东阳和谢迁都不会有怀疑,
那个小妖孽,谁有本事得罪谁去吧。
To be continued...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Blogroll
Li Tianlin Quanxi
Jiangning Lin Yuzhen
Berlin 1943
No gang: The days of fighting bad boys
I randomly choose a new profession every week
Crazy upgrade system
In the rebirth era, Qiao Tian's wife is sassy and sweet
The rich god of war read the full text for free
Urban Almighty Doctor
I'm dawdling in Nanhan
×
Install this app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Install apps
Copyright © 2025 Biquge Novel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