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val of the Shu Han Chapter 386 Reversal of the Situation (1)
Search
Home
Category
Ranking
Completed
Favorite
Font
Large
Medium
Small
Night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
Chapter 386 Reversal of the Situation (1)
时间进入西元270年的四月,整个关中平原,果然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连续第三年大旱。
对于这样的局面,关中的百姓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慌乱:最近一百年来,关中地区的旱灾那是频繁出现。连续三年都大旱确实极端了一点,但就算自己没见过,可以前父辈、祖辈什么的都是碰到过的。和以前政府只是简单的发放赈灾粮或者根本不闻不问比起来。现在掌控关中的季汉政府已经做得很好了。
对于实际掌控季汉国政的大司马府来说,面对第三年的大旱,也没什么好惊慌的:前年是最窘迫的,去年情况就好了很多。至于今年,呵呵,这一年全国三州的土豆产量更多,新稻推广面积更大不说。雍凉二州大部分区域可是种植的冬小麦啊!这东西的收获面积哪怕和去年紧急补种的春小麦一样多,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所以,大旱是有的,但旱灾这个东西,却仅限于局部少量郡县。总之,今年的收成是有保证的。
不过嘛,关大司马现在手里的权势简直滔天,这就自然让季汉政府内从上到下有了一批羡慕嫉妒恨的反对党。而大司马上位以来,完全没有曹魏、孙吴那几个权臣那样的凶残,很少杀人。所以,在有些人或明或暗的挑动下,有些官员就在朝堂上对着关彝发难了。
四月初十,长安,大朝会。
“陛下旨意,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尚书右选郎王佑有本奏!”
王佑的父亲是王甫。这个王甫,先是跟随刘璋,后来归降刘备,被刘备派到荆州辅佐关羽。关羽被孙家斩首后又逃回成都跟随刘备东征,最后在猇亭阵亡。王家作为广汉大族,是少有的忠于刘氏的益州世家之一。而且王家和关家也极有渊源,因此这位老先生出来开第一炮,确实可见对方是煞费苦心。
“右选郎有何事啊?”
“臣弹劾大司马关子丰利欲熏心,为了区区上庸三郡,不惜背弃我大汉多年来坚持的立国原则,承认逆贼子孙曹悌的魏王之位。弹劾大司马妄启边衅,断绝与我大汉结盟多年吴国之友谊。以致于我大汉与晋吴两国同时兵戎相见。进而危及社稷!”
坐在皇位上软软的半躺着,做出一副昏昏欲睡表情的刘禅,这时候微微张了张他那浮肿的眼皮:“大司马,你有什么说的吗?”
对刘禅的询问,关彝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开什么玩笑?右选郎这个职位确实很重要,但到底也是个不足千石的中级官员。这样官员的质询关彝都要亲自作答的话,大司马一天还做不做正事了?
“右选郎此言大谬!”关彝这边站出来的是司闻令吕雅:“陛下,诸位上官。臣掌管司闻曹,对各国情报比较熟悉。据臣了解到的情况,今年一月,吴狗偷袭我巴东郡永安宫。同月,交州的吴狗发兵我南中的兴古郡。这两起行动,吴狗事先没有跟我大汉有任何交涉,战前连文书来往都没有。这到底是谁妄启边衅?总不成为了维护多年盟友关系,那盟友对我大汉动手,我大汉将士连还击都不行吧?”
“至于说承认曹悌的魏王之位,乃是陛下亲自用了玉玺盖印的。右选郎此言,岂不是说连陛下也要被你弹劾?”
“这……”
这老匹夫,真是昏了头了,居然被对方抓住这么大个漏洞。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朕的玉玺使用权真的不在朕的手里啊。这个关子丰,完全跟以前的诸葛村夫一个样。直接用掌玺官就控制了朕的玉玺。
“臣光禄郎中主事李旦启奏陛下,关中连续三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主持赈灾的大司马府应当为此担责。同时,上天持续降下大灾,朝廷是否应有重臣为此负责?”
如果说刚才王佑的发言对于关彝来说还能忍的话。这位李旦的话那就完全不能忍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关彝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王八蛋:事情是不做的,实际工作能力更是近似于无。就是一张嘴到处开炮。
具体到这三年的关中大旱来说,不管关彝和他的手下们付出多少努力,也只能是保证大部分百姓的生计。饿死的,因为田亩减产不得已投身世家庄园的,这些情况总是有的。
这个李旦的发言,已经有了一点后世明末腐儒的味道:你做了多少工作我不管,只要不是绝对完美,那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不是荒唐嘛?一个人要想不犯错,那就只能是不做事。做的事情越多,自然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种风气一旦抬头,必须绝不留情的残酷镇压下去。绝不能让这种人吃到任何甜头。否则,以后整个国家还有谁肯做事?还有谁能做事?
所以,关彝隐蔽的朝身后的手下摆摆手,自己站了出来。
“敢问李主事,你可知最近两年来,大司马府为了赈灾发了多少粮食出去?”
“呃……下官不是负责此事的官员,当然不知。但是……”
“这么说你是不知道了?嗯!”
从关彝亲自站出来开始,李旦的双脚就开始发抖:这位大司马确实不喜欢杀人。但到底这些年这么多战功在那里摆着。简而言之,威望是足够的。所以,他的气场足够强大。
怎么这样啊?我不过一个六百石的中低级官员,用得着你这样的万石高官亲自来怼嘛?
“你不知道大司马府发了多少赈济粮是吧?那你知不知道大司马府这些年为了抗旱新修了多少里的水渠?这些水渠新增灌溉的田地有多少亩?知不知道为了预防蝗灾,这些年大司马府累计收了多少跳蝻、虫卵…….啊?你什么都不知道也敢站出来质问本官?是谁给你的胆子?!嗯!”
很是霸气的扫视了一遍朝堂君臣后,关彝朗声说道:“本官赖陛下信任,出任大司马,开府,录尚书事,掌管一国国政。这样的工作,事务繁多,有所纰漏在所难免。所以本官并不反对各位同僚对本官做得不对的地方提出指正。但是你们也要搞清楚一点,大司马府上上下下几千官员,为了这个国家那是付出了多少的心血!这些人的辛勤付出,本官决不允许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凭着一副空口白牙就能随意污蔑和诋毁!所以,要提意见,可以,拿出支撑数据来!拿出真凭实据来!像今天这样想当然的胡乱开口,本官绝不能容忍!”
“说到这里。”关彝转过身来对着李旦微微一笑:“李主事不是说我大汉雍凉二州连续三年大旱,朝廷需要重臣为此担责。嗯,先不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之类的老话。便是要担责,像本官这样只会做事却拙于言语的人是不太好意思去跟上天沟通的。倒是像李主事这样空口白牙,满口雌黄的人挺合适的。要不,我们把你给烧成一道青烟,让你上天向天神说说好话,让他降下甘霖来?”
“呃……大司马说笑了,下官其实笨嘴笨舌,实在是不能担此重任。再说了,刚才大司马说得很有道理,这天地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便是祷告上天,估计也是无用的。”
“呵呵。”很是厌恶的看了一眼瑟瑟发抖的李旦,关彝转过身来:“茂通,此人出仕公职期间,是否廉洁奉公,你要好好查一查。家里有没有什么隐户,也要好好的查一查。”
“诺!下官领命。”
“本官在这里再强调一次,自孝闵皇帝(刘协,献帝是曹魏给的谥号)被迫禅位以来,我大汉为了复兴,自先帝、丞相开始,讲求的就是实干。要实干,难免做错事,得罪人。难免被那些什么事情都不做,自然什么错都不会犯的闲人说风凉话。对这些人,先帝是什么态度呢?‘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这句话,丞相践行之。本官,亦践行之!惟其如此,方能保证我大汉的官风中有一股实干的正气!惟其如此,才能保证汉室的安全与真正的复兴!”
粗粗的喘了一口气。关彝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皇帝、诸多大臣都不再言语。一时之间朝会冷了场。关彝也觉得有点尴尬:“那个,诸位大臣,还有什么要奏报陛下的,请继续。”
MB的你在朝堂上公开的要求廉政公署对某一个官员进行定向反腐,我们还敢说什么啊?
Chapter completed!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
Blogroll
From mountain village to heaven
Mysterious Resurrection: I have no plug-ins
The Supreme Being of the Three Kingdoms
blue badge
I will give you the elixir and the poison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the prosperous era began with the prince overseeing the country
Qin Zhen Xiao Hongyu
My God Sister
Drink more boiled water latest
Naughty daughter: Young Master Di, good evening!
×
Install this app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Install apps
Copyright © 2025 Biquge Novel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