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章 签约难(1/2)

“你当过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吗?”

“没有。”

“来来来,我来告诉你,你成为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之后是怎样的,你得不断练歌,这样才有机会出专辑,唱片公司会安排商演演唱会,所以赚得的歌迷钱三七分成。”

“怎么才七成啊?”

“七成还是人家的!

能得三成还得看唱片公司的脸色。”

“谁的脸色?”

“唱片公司!”

“他?



我大老远的来一趟,就是为了看唱片公司的脸色?”

“对!”

“我好不容易签约成功,还得努力练歌出专辑,接受他安排的商演和演唱会。”

“对!”

“还得看唱片公司的脸色?”

“对!”

“我这不成了跪着要饭的了吗?”

“那你要这么说,和唱片公司签约还真是跪着要饭的,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有门路呢!”

“我问你我为什么现在迟迟不愿签约一家唱片公司了吗?”

“不知道。”

“我就是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

“原来你是想站着挣钱,那还是想其他办法,去找个地方驻唱吧。”

“这我就不明白了,都有人登门求我去当签约歌手了,怎么还不如个驻唱呢?”

“歌迷眼里,你是个歌手,可是在唱片公司的眼里,你就是跪着要饭的。

挣钱嘛,生意,不寒酸!”

“寒酸,很tm寒酸!”

.......

这是从大哥那反馈来的信息,刘浩得出来的结论。

大哥也算是尽心尽力,这些天也一直为自己的事情忙碌,连他自己的事情都不怎么上心。

交个大哥的歌曲版权注册早已经完成了。

大哥找来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地下乐队,在刘浩空余的时间里,用录音带将这些歌简单录制了一个样本。

去录音棚录歌实在是太贵,随便一首简单的歌都需要上千块了,录制一个样本不需要太高质量,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拿着刘浩歌曲样本,这些天来,刘浩大哥几乎将京城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跑遍了。

这几年唱片市场的火热,虽然内地盗版横行,但日益增大的内地市场需求也开始让港台音乐资本重视起来,开始再内地布局。

湾湾滚石唱片在京城成立了魔眼唱片公司,港城正大综艺也在内地合资在京城成立了正大国际。

其他类似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港台音乐资本大力挖掘内地地下音乐,直接策划了九四年港城红磡体育场举办的那场“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

轰动一时。

几乎让所有稍微有点见识的音乐人都意识到了,虽然盗版横行的内地音乐市场还比不上市场成熟的湾湾市场,但也差距不大,相差无几。

甚至潜力更大。

所以这些年来,稍微有一点名气的歌手都会想办法出专辑,只要宣传跟得上,专辑质量再差,都能赚到钱。

更别提那些爆火的唱片专辑了。

简直是印钞机。

这两年,大量本土音乐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主要集中在京城,魔都,羊城等大城市,尤以京城,羊城更甚。

羊城离港城太近,深受港城流行乐的影响,除了些思想正确的歌曲外,发行的歌曲多为流行歌曲。

京城有些不同。

京城流行的是摇滚乐。

就连原来的刘浩两兄弟都是摇滚乐的“受害者”。

京城寻梦的音乐人很多,那些最大名气的两三家大唱片公司,每天投简历面试的人是多如牛毛。

大唱片公司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刘浩大哥也是先去了大的唱片公司。

想争取大唱片公司的面试机会,即使少有的面试机会,唱片公司的面试人一听刘浩创作的并不是摇滚乐,便没有了兴趣,委婉的拒绝没有了下文。

毕竟刘浩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京城市场的需求便是摇滚乐。

并不是所有的唱片公司有远见,也并不是所有的唱片公司会冒险。

“要不要拿出几首摇滚歌曲来,其实还有些摇滚歌曲的勉强合适的,或者放一首也关系...”

唱片专辑曲风不一会极大影响专辑销量,所以刘浩选择的歌曲都是关于校园,爱情,理想的,曲风也是节奏舒缓的流行音乐。

因为刘浩现在拥有的摇滚音乐数量是不够一张专辑的,所以刚开始刘浩没有想搞一张摇滚专辑。

不过现在做一点妥协也没关系,拿出一两首摇滚乐来也没关系。

但其实也有一些中小型公司对刘浩产生了兴趣,甚至兴趣还不小,刘浩大哥还带着刘浩去过面试。

但让刘浩有些大失所望。

这年头歌手出一张专辑唱片,销量想要卖得好,除了唱片质量外,更重要的就是宣发宣传。

后世你推出了一首歌,只要质量过硬,经过互联网的发酵,层层传播,不需要太多的宣传,很容易就火爆起来。

而现在宣传渠道的有限,而且渠道大多也都掌握在那些唱片公司的手上,宣传也需要大量资源,费时费力费钱。

唱片公司掌握着资源和渠道,歌手的包装,唱片的制作,发行,宣传,几乎完全依托于唱片公司。

一个歌手能不能火,能不能长时间的火,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唱片公司的。

所以,绝大部分唱片公司和歌手之间,唱片公司是占绝对主导权的。

成名的歌手还好,宣传投入在产生收益间的比例小,唱片公司和气生财,不敢压榨的过分,甚至为了对手防止挖角,会想办法用尽手段拉拢讨好。

像刘浩这样的新人歌手,唱片公司可不会那么客气。

唱片公司给新人的合同,几乎和卖身契没啥区别。

年纪稍大的新人歌手签约不低于五年,像刘浩这样年轻又有点潜力的往往十年以上甚至更久。

签约合同也是利于唱片公司。

若是你毫无价值,他们能随时将你如垃圾般丢弃。

稍有价值,他们会想尽办法将你的价值压榨干净,稍有不满,他们能随时将你雪藏。

你想离开?

即使你被狠狠刮了一层皮都可能不能如意。

不公?

一切都是按合同办事而已,谁叫你当初签了合同的。

新手专辑分成收入歌手只能拿1%-5%,商演和其他收入也是唱片公司拿大头。

签约合同以包装培训为由,更是没有准确明说何时会为歌手制作发行专辑。

更重要一点,创作的歌曲版权是公司的,公司采纳之后才会分一笔买断费,而且优先提供给公司的成名歌手。

合同处处都是陷阱,比如签约合同以包装培训为由,合同里不准确明说何时会为歌手制作发行专辑,而这只是在你出专辑的关键时候卡你,让你乖乖就范。

这样的合同,拥有未来眼光和“创作”能力的刘浩,是绝不可能签约的!

也许刘浩不在乎专辑唱片一时的收益,但是创作的歌曲版权绝不能放给唱片公司,一定要捏在自己手里。

这年代网络还没兴起,歌曲版权变现的方式不多,价值还没得到充分的认识。

但刘浩对歌曲版权的价值清楚的狠!

歌曲版权这才是真正的金鸡,还能一直产蛋。

后世周胖子迟迟不发新歌,但是每年光从老歌的版权收益中,都能收获数亿。

发新歌那么辛苦,一直拖着就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