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切为了工分(1/2)

——四日后

德王阴沉着脸看着被公布在会议大楼外的结果,红党人占据了代表数量的32个,其中人大主任是乌兰夫,常委更是占据了一半,另外的席位中,傅作义的原来班底占据了13个,活佛宗教力量占据了12个,各部族长、长老占据了26个,商人8个,而自己的蒙古人民党只占据了4个席位,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黑幕!

这一定是红党的黑幕!

!”德王眼珠中喷着火焰一样说道。

“德王,自从那些活佛开始倾向红党后,那些部落的人和汉人就再也不支持我们的人了,我们四个能当选还是费了老大的力气了,谁叫那些红党的人会说呢。”吴鹤龄叹了口气说道。

德王哼哼的说道“那些红党居然敢放大话骗人,立刻准备新闻报纸,从明天起就开始盯着他们,我就不相信了,他们真的能做到这些事情!

如果他们真的做得到,那他们就不是人,那是真正的活佛了!”

无论德王是多么的愤怒,红党的政体终于在绥远开始名正言顺起来,各个工作组来到了各个部落和乡镇中,开始招工,开始减租减息,开始剿匪,绥远慢慢从战乱中走了出来。

--

“招工喽!



!”一声吆喝吵醒了蒙根,蒙根起床看向帐篷外问道“是招工的人来了么?

他们还挺着急的啊。”

那个陪他一同去蒙古壮汉进来说道“长老,是的,很多勇士都过去看了,这一次来的还有商队和一个工人小队,据说还有医生、先生。”

“哦?”蒙根很有兴趣的说道“走,我们去看看。”

“不分男女,只要年纪超过18岁,60岁以下,没有伤病的都可以参工,我们会根据你们的特点来安排岗位,各位乡亲父老,我和你们说啊,这要是被选到去工厂,那可是一辈子享福的事情啊,这旱涝保收,还有什么养老金!

公积金!

医疗保险!

比当官还好啊。”

一个20多岁的蒙古小伙站在高台上大声的说着,一个小桌子摆在旁边,两个女孩正准备东西,在他们的旁边,是一个商队搭建成的摊子,蒙根对商队最有兴趣,在草原上,这些商队代表的就是财富,就是希望,一个部落的兴盛往往和这些商队联系在一起。

蒙根走到商队前,顿时感觉自己的眼睛都快用不过来了,除了熟悉的粮食、铁器、盐、布匹、陶瓷外还有很多平时见不到的东西,糖、书、手表,甚至还有收音机、自行车在卖。

蒙根点点头拿起一块手表问道“这表多少钱?”

那商人点头笑道“不贵,一光华劵,如果你有工分的话,也可以用工分换,打六折。”

蒙根在厚和浩特就知道现在绥远的商人都只用光华劵了,除了光华劵也就只有大洋这样的硬通货好用了,倒也不奇怪,但对工分是什么,他还不明白。

蒙根拿起手表,翻了过来,看到手表的背面写着山西制表厂,顿时喜道“这是我们中国货?

一点也看不出来啊。

不过这工分又是什么?

新出来的钱么?”

那手表的链子是铝合金制造,指针沙沙的走着,整体看上起极为大气,那商人笑道“那是,我们这里都是国货,听说马上你们绥远也要有这些工厂了,到时候我还要比比哪边的手表好呢。

这工分啊,怎么说呢,是红党搞出来的,你可以把他当钱吧。”

“什么?

包吃包住?

还发八套衣服?

还有钱拿?

饭菜保证都是干的?

还天天有肉有油?



你们是不是骗人啊?”另外一边一个蒙古汉子不相信的说道。

“就是,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有?

一定是你们在骗人!

当年日本人还有那些洋人也是这样说的,但是去的,就没几个回得来的。”其他牧民也起哄的说道。

那蒙古小伙顿时着急的说道“谁骗人了!

谁骗人了!



你们看看,这是有省政府的大章的,这是政府工程!

你们明白么?

还有,这一次招的人都不用远离家乡,全部都就近安排,你们最远也不会超过一百公里。”

“一百公里?

那倒是不远,平时还可以回家了呢。”几人互相说着。

“都去务工了,我们的牛羊怎么办?

没有牛羊,你们吃什么?

喝什么?

难道还以为可以一辈子去务工么?

我和你们说,这牛羊才是我们的根本!”一个壮汉鄙夷的看着众人说道。

“你们的牛羊可以由你们的妻子照顾啊,另外,如果照顾不过来,还可以加入我们的集体牧场,一个人照顾三四十头牛羊都有些费力,但三百个人分工合作,照顾两三万头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就是...就是...对了,管理学!”那蒙古小伙有些显摆的说道。

蒙根阻止了那壮汉继续说话,他心里清楚,现在是红党的绥远,无论做什么,都不可以明的和红党对着干,而且他对分工合作是明白一些的,无论做什么不都是这样么,一个人全做会很慢,分工的话就会加快速度。

蒙根摸着自己的胡子问道“这集体牧场我也知道一些,有什么好处么?”

那蒙古小伙立刻说道“当然有了,其实不管你是加入我们的集体牧场还是参加我们组织的劳动,都会有工分,这个工分可是好东西啊,什么都可以换,很多好东西啊,是用钱买不到的,必须用工分去换,最好的布匹,最漂亮的衣服,另外,读书要是读到了中学,就必须要用这工分,要不然这钱就要花老了去了,假如是大学,没有工分是不能上的!

不过你可以先欠着,等以后还上来!”

蒙根立刻听到了关键,这工分看来就是对红党的贡献度一样的东西,越多的人才能有更好的资源和福利。

蒙根又问道“那都是很远的事情了,近的有没有?”

那蒙古小伙想了想说道“有,您老也知道,我们的学校才刚刚准备建,还有医院,肯定不能一下子让大家都读到书,所以上面规定,以工分来排队,工分多的家庭就先读书,而且最前面的孩子,还可以免书费呢!”

蒙根听到这个,激动了起来说道“此话当真?”

那蒙古小伙不服气的说道“谁骗你了,长老,你们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我们啊!”

蒙根眼珠飞快的转了起来,他问道“对了,我因为部落的事情,还不知道最后我们这些牧民的税收是怎么定的?”

那蒙古小伙听到这个,抓了抓脑袋对旁边的女生说道“钱姐姐,这事还是你来说吧。”

被称为钱姐姐的是一个看上去大概26、7的女生,他穿着一身不太一样的军装,对蒙根敬礼道“您好,我是绥远联合抗日政府税务局四子王旗税务分局的钱懿雯,根据省政府第17号令,我们全绥远的农业税为10%,另外附加共30%的城市建设费、地方教育费、教育费、河道水利费、抗日战争特别费、医疗费,所以是13%,也就是说我们一头牛例如要卖100元,就要交12元的税,这样您明白了么?”

“13%?

怎么这么低?”

“是不是还有别的税啊?”

“这下好了,前面一段时间卖的都亏了,早知道就多等等,等红党上台就好了。”

蒙根听话听音问道“这教育费和医疗费是什么意思?”

钱懿雯笑道“很简单,这些附加是专款专用的,我们不是马上就要建立新学校和新的医院了么?

这些钱就是建设这些学校和医院的钱,我们的医生、教师、护士的工资、报销的医疗费、孩子吃饭的钱,都是从这里面来的。

医疗费是7%,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是10%,换算到税率就是1%”

蒙根立刻急道“只有1%哪里够啊?

我知道我们这四子王旗的情况,我们全部人口也就七八万,我听说现在人头税什么的也免掉了,如果只收2%,那一年恐怕你们也收不到几万块钱,哪里供得起我们上千孩子的吃饭读书啊!

这不瞎胡闹么!

!”

如果说这些钱是用在别的地方,蒙根也许还会嫌弃他用多了,但做为见多识广的长老,他太清楚读书的重要性了,为什么当年建立大元的蒙古人沦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四分五裂,很多在西方的还被同化?

那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啊,现在有机会让所有的孩子读书,他是一千个,一万个愿意的,他无比的害怕这样的政策会因为没钱而终止,最后部落的孩子们又只能天天放牛射箭,一辈子翻不了身。

听到蒙根的话,其他人似懂非懂的明白了一些,知道这些税最后会花到自己孩子身上,可以让孩子读书,还会花到医院里,给自己看病,顿时一个一个的都嫌交的太少了。

一个穿着长衫,汉人打扮的人走出来说道“妹子,你回去说说,我们不同意交这么点的钱,如果真的是给我们孩子读书的,我看可以换一下,农业税变为3%,那些乱七八糟的附加变为10%。”

钱懿雯顿时苦笑不得,只能解释的说道“大家放心,这些钱只是作为补充的,真正的大头还是来自中央,所以大家放心,那些学校和医院都会建起来的,这一次我们来招工就是去建新学校,去建医院,去建工厂,去建公路的。

而且这一次的建设是一期建设,第一批入学的孩子不会太多,所以只能按照工分的数量来拍名次了。”

那汉人走到蒙根面前,鞠躬说道“长老,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部落必须全力以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啊。”说着又小声的在蒙根耳边说道“何况看样子,以后红党不会看我们怎么说,而是看我们怎么做,这怎么看就体现在工分上了,工分多的,可以先读书,可以先看病,我看以后还可以先当官,先得到更多好的东西,长老,事不宜迟啊,万一等其他部落先发觉了其中的奥秘,我们部落就要落后一大截了,这一大截搞不好要几十年才追的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