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日常工作(1/2)
再有半个月元旦,厨艺比拼将要举行。
老谭病好后来店里检查准备工作。
木兰向他详细汇报了各项事宜和当天的活动流程,并把打印好的流程表给他看。
老谭对木兰的工作很满意,夸她做的好。
“和电视台的康敏联系了吗”老谭问。
“联系了,她前天来的,我俩碰了一下,把拍摄场地定了。”木兰回答说。
“郎会长老人家来过吗?”老谭又问。
“来了,把评委的名单给我了,展牌明天做好。”
“证书和奖品呢?”
“都买完了。
除了冠亚军的,每个参赛选手都有纪念奖,给评委买的是保温杯,好的,一个一百多呢。”木兰有些心疼的说。
老谭笑了,说:“该花的钱得花,别拿比拼当比赛,当给咱家一次展示的机会。
记着,作为一个店长,任何展示机会都是最好的营销,只有把自己展示出来才会得到认可。”
“一开始没想到这点,还觉着浪费呢。
后来才想到,也是张经理提醒我的。”木兰说。
“和志军配合好,把这次活动搞好。
要的不是输赢,是叫来的人记住咱们阿巧饺子馆,给他们一个震撼!”老谭说。
“老大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每天例会上喊的口号快长在每个人嘴上了。
空洞的口号天天喊也记不住,实用的口号不但愿意喊,还能养成习惯。
保证完成任务的后一句是决不找借口,刚开始喊的时候员工觉着没用,纯粹是为例会营造气氛,面子活。
但喊着喊着一琢磨是这回事,有道理。
保证完成任务,决不找借口。
做事不就得这样吗?
在单位工作这样,在家也得这样。
这是工作作风,也是生活习惯。
养成个好习惯到哪干都被人认可,叫人佩服。
说在家吧,父母、爱人叫干点活就马上干,别拖拉,干的立立正正的,谁都满意,家庭也和谐。
反过来说大人这样做孩子也跟着学,不知不觉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好习惯会跟着他一辈子。
老谭儿子现在就这样,当爸爸妈妈叫他干点啥事的时候,他会学爸爸语调说:“保证完成任务!”然后把事做的好好地,包括写作业,从不用父母操心。
老谭来到厨房,杨志军正在腌肉,冲他笑笑,打招呼道:“三哥来了。”
老谭点下头来到近前,看他腌的是牛柳,问:“现在牛柳卖的咋样?”
“挺好,一天十来份吧。”杨志军回道。
“谁做呢?”
“刘师傅,以前我做了。”
“刘师傅管的咋样?”
“挺好,一切正常。”
“中央店年前得把厨房装完,等比完赛你就过那边去,指挥着安装设备。”老谭说。
“好。”杨志军点头答应。
“准备做什么菜参赛?”老谭问。
“红烧肉扒白菜。”杨志军说。
“这菜不好做,老厨子都做不好,讲究火候、勺功。
得把大白菜处理好,要不然不好进味。
白菜得比肉香才行,还得有本来味道,有点冒险。”老谭有些担心的说。
“没事,能做好,我有把握。”杨志军蛮有信心的说。
“那就好,这两天勤练练。”老谭说。
“嗯。”
刘师傅从灶台上下来,走了过来,对老谭说:“老大好!”
“好,你也好。”老谭笑道。
“老大,小笨鸡炖蘑菇换蘑菇了,我从老家发的,你尝尝咋样。”刘师傅说。
“是吗?
我尝尝。”
三个人来到煲仔炉前,上面炖着六锅小鸡炖蘑菇,呲呲的冒着热气。
刘师傅掀开一锅,热气马上散开,香味飘了出来。
老谭拿筷子夹了一个蘑菇放进嘴里,刘师傅热切的看着——这是他当厨师长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渴望得到认可与表扬。
“嗯,不错,纯大兴安岭的红蘑,吃着肉头儿的,价格应该不便宜,得一百八到二百。”老谭说。
得到肯定后刘师傅很兴奋,回答说:“一百八一斤。”
“算成本了吗?”老谭问。
杨志军回答:“算了,一斤红蘑涨发完二斤半,合七十二一斤,一个小鸡炖蘑菇投二两,十四快四。
榛蘑一斤九十,涨发完二斤,合四十五一斤,一份投三两是十三块五。
榛蘑损耗大,味道不如红蘑,红蘑是贵点儿,但好吃,我觉着比用榛蘑强。”
老谭满意的点头。
他问的意思就是想知道俩人有没有计算成本,同时看他们的工作做的细不细,能不能用数据说话。
要求管理人员每天做的工作汇报就是这样,一切用数据说话,说结果,不许用形容词。
必须认真、严谨,当日工作当日做完,不许拖到第二天。
大学里讲做新人,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到企业管理上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蘑菇换了,客人反映咋样?”老谭又问。
“都说好。”杨志军笑着回答。
“你是听你媳妇汇报的还是听服务员说的?”老谭办开玩笑的问。
“呵呵,三哥,都不是,我是学你,穿便装到前面亲自问的客人。
我问:蘑菇吃着咋样?
客人说:好,比以前的好吃,就得这样,越做越好人才爱来呢。”杨志军学着客人的话说。
“好。”老谭肯定的点点头,然后对刘师傅说:“把供货商电话给李忠清,叫他把省城的蘑菇也换了。”
从热菜厨房出来,老谭进了凉菜间。
凉菜间三个人,师傅是从省城调过来的小周,叫周宏伟,二十六岁,很帅气的小伙子。
见老谭进来停下手里的活热情的打招呼。
老谭和他唠了一会儿,嘱咐说尽快把小弟带出来,过了元旦和杨志军一起到中央店去安装厨房,并且在那边做手工制品,好熟悉配送流程。
小伙子听了挺高兴,以后开始负责中央厨房的凉菜了,心里的自豪感不可抑制的写在了脸上。
看着小伙子脸上的自豪老谭不禁有些唏嘘。
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知不觉的已经培养了五个凉菜师傅、五个饺子师傅、五个厨师长、五个店长。
第六个也马上产生,有点小骄傲。
从凉菜间出来进了饺子间。
王艳丽先看着了,大声喊:“老大来了。”
几个饺子工一起扭头看过来,老谭笑着冲她们点头。
在他点头的时候突然想起雅茹说他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很多人喜欢他。
也许是心理作用,感觉有点不自然——饺子工都是中年妇女,瞅人的眼神是毫无保留的火辣辣。
雅茹正在调芹菜馅,没吱声,笑了笑。
王艳丽问老谭:“老大,总店的饺子师傅啥时候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